聯合國糖尿病日丨管住嘴邁開腿 健康生活遠離糖尿病
今天是世界糖尿病日,雖然糖尿病經常被稱為“老年病”之一,但其實它能影響各個年齡的人群,且已經呈現年輕化趨勢。那么糖尿病有哪些癥狀?哪些行為易患糖尿???應該如何預防?……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糖尿病知多少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以血糖升高為特征,可引發多種急慢性并發癥,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較同年齡、同性別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年齡提前,病情更嚴重;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壓和血脂異常;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腎病是造成腎功能衰竭的常見原因之一;
◆糖尿病足嚴重者可導致截肢。
糖尿病也是目前仍無法治愈的疾病,治療目標是控制血糖,預防急慢性并發癥的發生,減少相關死亡、傷殘,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提高預期壽命。
留心這些危險征兆
●“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體重下降;
●反復出現瘙癢癥狀,用藥無法解決;
●出現“餐前饑餓”,飯前低血糖,心慌、手抖、出虛汗、身上沒勁;
●手腳麻木或遲鈍,有時感覺像有小蟲在爬;
●視物模糊,眼睛不能聚焦;
●喜怒無常,脾氣暴躁,還可能出現抑郁癥狀。
遠離這些壞習慣
◆長期熬夜
熬夜到清晨的人比就寢早的人更有可能患上糖尿病。電視和手機的人造光線,可能會使得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調節能力變差。
◆益生菌攝入過少
腸道內有害細菌的數量超過有益細菌時患上糖尿病的風險就會增加。因此,平時可適當食用酸奶、奶酪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
◆用塑料容器加熱剩菜
塑料容器內的化學物質會通過增加胰島素抵抗而提升兒童和青少年患上糖尿病的風險。
◆看太多電視
靜坐時間太長會讓內臟脂肪存儲下來,額外的腹部脂肪可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引起血糖升高。
◆不吃早飯
不吃早餐會擾亂胰島素的分泌,導致血糖難以控制。
“管住嘴” 學會正確飲食
●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少油少鹽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每天足量飲水
●飲酒應限量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毎天吃奶類、大豆或其制品
“邁開腿” 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
◆努力減肥
超重會增加糖尿病危險,適度鍛煉,保持健康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經常曬太陽
常曬太陽可以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有助于增加胰島素分泌量。
◆保證睡夠覺
缺乏睡眠容易導致體內壓力激素升高,進而影響胰島素分泌,導致血糖失衡。
◆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
運動量太少,達不到增強體質的目的,運動量過大,會造成對身體的傷害。所以提倡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做廣播操、打太極拳、爬樓梯、騎自行車、健美操、交誼舞、游泳等。
文字綜合整理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民網
海報制作:方雪婷
編輯:陳曉旭